校色:RGB與CMYK的區別
2011-09-03 文章來源: 印刷知識網
校色:RGB與CMYK的區別
彩色管理、數字式照相和彩色掃描方面的進步促使新老掃描機操作人員仔細考慮在什么時候進行校色和在什么時候進行分色。滾筒式掃描機操作人員使用傳統方法產生由黃、品、青和黑色構成的掃描圖像,但今天的新型工具則導致新的工作流程的廣泛采用——即在分色成CMYK之前就進行掃描和校色。本文闡述了這種方法的優點以及一些有關掃描、校色及分色方面的相應的背景知識。
掃描和數字式照相兩者都捕捉關于圖像的紅、綠和藍色信息,但各種圖像捕捉的方法視其位深而產生了不同的信息量。
雖然大多數掃描機在各色通道中都使用1字節(8位)的信息,但目前掃描機和數字照相機使用超過8位的字節來描述各個基本色已變得日益常見了。這些附加位用來捕捉各個像素的大量的暗色調,產生了多色和各通道最大顏色之間的細微描述(多為灰色調)。每個通道所使用的位數就是我們所稱的數字圖像的位深度。
例如,在具有每個通道8位位深的RGB模式中,掃描或數字照片使用總量為24位來描述各個像素的顏色,稱之為24位顏色,因為按各個通道8位計,3個通道(紅、綠、藍)即每個像素位置總量為24位。捕捉RGB數據的其他常用配置包括:
每個通道10位(又稱30位顏色,因為按10位計共3個通道);
每個通道12位(36位顏色);
每個通道16位(48位顏色)。
在掃描或捕捉之后圖像被放大時數據的這些附加位是十分有用的,因為附加位深度適于更好地插值。
分色
所謂分色是指RGB圖像數據被轉換為最接近等量的青、品、黃及黑色(CMYK)數值的工藝。這對于一般印刷復制工藝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大多數印刷設備使用青、品、黃減色法三原色和黑色(它不是基本色)。要用黑色來補償印刷油墨(即色劑)之不太理想的吸收特性。使用黑色會擴展印刷的色調范圍,從而產生更深、更豐富的暗色調。
分色取決于精確計算需要多少CMYK才能接近RGB掃描。按傳統,這是通過預置附設于滾筒式掃描機上的機載計算機完成的。幾十年來,這些“高端”掃描機在掃描過程中捕捉RGB數據,并在“運行狀態下”(同時掃描圖像)將它轉換為CMYK數據。在今天的印刷領域中,這種分色方法正快速地被一種捕捉RGB數據并把它作為RGB存儲于磁盤上的工作流程所取代。分色以及轉換為CMYK是在以后的時間用軟件或任何一個能連接數字照相機的軟件程序完成的。
然而,兩種分色方法都嚴重限制了把同樣分色的數據輸出給各種不同設備的靈活性,因為分色是專為特定印刷復制系統進行的。一份為平版印刷機進行復制而分色的文件在輸出到彩色復印機時,即使兩者都是CMYK輸出設備,看起來也不會是一樣的。
CMYK分色對某種單一設備而言是特定的,原因有多種:一是各設備具有其獨特的灰平衡和色調復制(包括網點增大)特性。此外,設定分色控制的操作人員從RGB轉換為CMYK過程中可以改變黑色的量。
黑版信息
如前所述,為產生近似的色調范圍需要的黑色的量主要取決于所使用的印刷油墨之光吸收特性。用戶對承印物的選擇亦是這種因素的一部分。然而,熟練的印刷機操作人員也可改變他們所選擇的墨層厚度。墨層越厚密度越高,一般會使印刷圖像具有更為飽和的外觀。增大墨層厚度會很難保持理想的水墨平衡。一些印刷廠因此更喜歡較薄墨層印刷品(深圳印刷廠)的分色,從而保證在整個印刷過程中保持一致的印刷質量。
所有這一切對分色的影響是為厚墨層印刷而準備的圖像將要求在暗調區域減少黑色,因為暗色調的暗度可通過印刷高百分比的青、品、黃色油墨來產生。確定分色當中黑版信息量的分色過程包括UCR(底色去除)和GCR(灰成分替代)。
色調值增加
在考慮色調值增加(網點增大)時,為各種印刷復制系統而準備的CMYK圖像之間的差別被增大了。掃描機和印刷機操作人員都明白印在承印物上的油墨網點產生比原稿數字式數據暗得多的圖像——一種稱之為“網點增大”的效應。
除了像紙張表面和油墨粘性這樣的因素以外,各印刷機在確定印刷圖像的網點增大量時也起到一定作用。在分色過程中補償網點增大,意味著可抵消印刷時所發生的變暗現象,使圖像轉換為CMYK時變得更明亮。
把圖像從一種印刷狀態移至另一種印刷狀態而不補償色調值增加的變化則會使圖像太暗或太亮,將導致顏色偏移,因為高光、中間調和暗調的灰平衡對網點增大起著不同的作用。
使用RGB和CMYK圖像數據
很少現代印前部門意識到RGB圖像數據的重要性。這些成像專業機構認識到掃描和數字照相在整個校色和修版過程中應按RGB模式保存,而在所有的調節完成之后,向CMYK轉換。正因為有了這些經過校色和修正的RGB數據,專業印前部門才能夠長期編檔存儲。這就使得從檔案庫存儲器中檢索的圖像可用在不同于原輸出設備的印刷機(或其他復制系統)上。這種對于RGB圖像數據的強調在很多出版工作流程中產生了良好影響,無論分色方法是采用系統級彩色管理法還是采用預定Actions的Photoshop中的圖像成批轉換法。
最為重要的就是各種印刷機、數字打樣設備或計算機監控器復制同一圖像的效果應嚴格相同。在為各設備進行單獨分色時這是可能的。因為各復制系統要求青、品、黃和黑色之稍微不同的混合以產生相似的外觀,所以單獨分色便使圖像在不同的設備上看起來相同。
觀察(并測量)這些設備所復制的顏色差別的方法是測量產生中性灰所需要的青、品紅和黃的量——一種我們稱之為復制系統的灰平衡。
如果圖像在轉換為CMYK之后已經校色或修正,那么重新使用不同輸出設備上的最后圖像就要求調節CMYK圖像之高光、中間調和暗調網點并改變總的灰平衡和色彩飽和度。圖像中黑色的量很難不損害圖像質量而加以改變,但若不修正黑色數據而印刷圖像就會產生不良的結果。
例如,原來為高質量聯機干燥的單張紙印刷機分色的CMYK圖像如果在冷固型卷筒紙印刷機上印刷會造成蹭臟。折衷方案是修正網頁或CD-ROM電子出版物中使用的任一CMYK圖像。RGB圖像可利用較大的RGB色調范圍來再現更為明亮、更為飽和的顏色。然而,在圖像被分色為CMYK后,圖像中的所有像素均處于CMYK色調范圍之內。
整個印刷工業編檔保存RGB圖像的發展趨勢碰到了某些來自有經驗的掃描機操作人員和分色專門人員的阻力。這些老專業人員在使用一排排旋鈕裝飾的掃描機和 RGB圖像數據的長度只能驅動輸出滾筒的激光束時就學習了分色的技巧。但他們直到客戶開始在其廉價的臺式CCD掃描機上進行掃描時才聽說RGB圖像文件用于印前。對于擁有高端彩色設備的部門而言,RGB圖像開始象征著桌面掃描機成為一種威脅。結果,一些印前技術人員把RGB校色和低質量的圖像捕捉聯系在一起。
差不多十年以前,LinotypeHell公司(現為HeidelbergPrepress)發表了它的第一份LinoColor。該軟件程序在圖像數據轉換為CMYK之前支持圖像數據的校色。
CIE LAB模式
Lino Color亦把大多數印前工作者介紹給CIE LAB色空間——既不是RGB也不是CMYK。由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edel’Eclairage開發的Lino Color工作流程是捕捉RGB圖像數據,按CIE LAB模式進行校色和修正,然后再按CMYK模式分解該數據。
通過Apple Computer’sColorSync軟件得以推廣的ICC應允的彩色管理工作流程把其根源歸因于LinoColor’sRGB-CIELAB-CMYK工作流程。Apple用于彩色變換(theColorSync彩色管理模型)的軟件工具是得到批準的LinoColor改編本。CIELAB色空間之顯著優點是圖像可被轉換為CIELAB模式,然后再轉回為RGB,而圖像質量無明顯改變——盡管輸入或輸出CIELAB變換圖像精確到什么程度仍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CIELAB包含了所有肉眼可見的顏色,因此色調、飽和度和亮度是可以調節的,以便使圖像適應任何色調范圍或復制系統。
CIELAB可為任何一種基于三種標志(L、A和B)肉眼可見的顏色提供數值位置。數值L表示從亮到暗的顏色亮度。標志A和B只不過是沿著緯軸(A)和經軸(B)的位置,通過一圓形色空間所畫,在圓形色空間的中心無飽和度。當規定點遠離圓心移動時色飽和(又稱色品)增加。圍繞圓周移動可確定所描述的色調。
然而,為了利用色調、飽和度和亮度(HSL)的校色方法,不必將圖像轉換為CIELAB。專業圖像編輯程序(包括AdobePhotoshop和 LinoColor)使RGB模式圖像可通過調整HSL值,包括根據整體或特定基本色或間色之中的HSL值進行校色。使用的CMYK的固定 Photoshop用戶可通過Info調色板和View鼠標找到對策:在將圖像進行分色之前實時顯示圖像的CMYK模式值。可調整調色板以顯示由RGB數據分色得到的實際值。同樣,由View鼠標選擇CMYKPreview可以對用于驅動監控器的圖像信息分色。使用這兩種工具,甚至連高端掃描機操作人員都會認為以RGB模式進行校色是可行的,并且可同時觀察CMYK值顯示的結果。
偏色的校正
從概念上說理由十分簡單:如果在一幅RGB圖像上能夠發現偏色,那么所要求的調整就十分簡單并且以平衡的方式改變圖像的整個色調范圍。然而,如果等到對圖像進行分色并進行同樣的校色之時,那么偏色的影響會分布于四個顏色之中。在很多情況下,僅涉及加色法三原色中的兩種顏色的偏色(如由于過大量的綠和藍色產生的偏青色),現在分布于CMYK圖像的所有四個顏色中。使用Photoshop’sColor Balance控制以去除RGB圖像中的偏青色是很容易的。為改變高光、中間調和暗調值而輸入適當值的情況下,整個灰色梯尺就變成中性的了。如果在 CMYK轉換后試圖在圖像上進行同樣的偏青色校正,偏青色的殘余部分將留在灰色梯尺中。
控制高光和暗調的網點大小
RGB校色的另一個重要優點是用戶可以控制高光和暗調網點的大小。當圖像校色時,要進行所需要的色調調整,以去除擴展到圖像最亮和最暗部分的色調。調整時要特別注意,否則校色會去掉圖像的高光,或把不需要的偏色摻入到暗調部分。一些色調校正方法廣為應用,原因在于它們適合大量控制高光和暗調網點(如 Photoshop’sCurves功能)。
無論采用什么校色方法,選擇正確的高光或暗調網點均取決于所使用的復制系統——它要求這些網點大小必須正確調整才能反映輸出時所用的印刷機、打樣設備或計算機監控器的特性。
今天的系統級彩色管理使得下列兩點變得容易:一是在圖像上獲得適宜的最小和最大的網點;二是產生灰平衡特別適合于輸出設備的CMYK圖像。ColorSync用戶工作流程十分簡單:為每一輸出設備制作(深圳名片制作)專門的剖面圖文件,并提供作為輸入的彩色平衡的RGB圖像。各RGB圖像應具有始終如一的最小和最大密度(即RGB值)。然后,ColorSync軟件對圖像進行分色同時進行適當的彩色調整,包括安排合適的高光和暗調網點、設備特有的灰平衡和所需要的黑版類型。
把剛敘述過的情況的靈活性和在校色過程中確定CMYK圖像最小和最大網點的工作流程相比較,再由此生成設備專有的圖像。如果圖像肯定在冷固型卷筒紙印刷機上印刷并采用這一工藝,那么如果重新打算使用聯機干燥的單張紙印刷機時,則圖像不能達到其最高的質量。調整圖像的高光和暗調網點以涵蓋增加的色調范圍仍不會增加圖像本身捕獲的灰級數。當然,CMYK圖像用于電子傳遞(Web頁、CD-ROMs、FDF文件)時,這個問題就言過其實了,因為從RGB監控器獲得的顏色范圍大大地超過三原色的色調范圍。
色調范圍的調整
同樣的論點亦適用于補償網點增大(在印刷復制過程中使圖像變暗之機械和光學影響的結合)。復制在非涂料紙或白報紙上的圖像亮度要加大,而使用涂料紙就要求圖像變暗以便達到同樣的效果。很遺憾,使圖像變亮會壓縮色調范圍。把加權值加入到掃描或數字圖像(使圖像變暗),不但可回復原中間調網點值而且可造成細微層次的丟失。
結論
有了桌面出版系統就不使用涂料紙板和拼版了嗎?不,不完全這樣。同樣,總有少數專業人員在進行校色之前把圖像轉換為CMYK,然后將結果編檔保存。
越來越多的分色部門認識到RGB的主要優點——靈活性。通過彩色平衡并把RGB圖像數據編檔保存,用戶可隨意制作具有各自灰平衡特性、特殊黑版及規定的色調范圍(包括適當的高光和暗色調以及網點增大補償)的多幅CMYK圖像。編檔保存的RGB圖像亦可用于新的媒體,包括基于監控器的內容傳送。